找到相关内容49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简话中国茶与禅

    发乎神农氏。”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上说:“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而解之。”以采集野生植物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氏族公社,至神农氏时期,已累积发现有72种有毒中草药,又在偶然间发现用...

    翟文伟 齐正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2341816.html
  • 南泉普愿禅学命题探析

    实相法,皆是情见。若言即心即佛,如兔马有角;非心非佛,牛羊无角。(26)  南泉曾愿为什么批评"唤心作佛"、"唤智是道"?他说: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情计所有。斯皆想成佛,是智人心,是采集主,皆对物时,他便妙用。大德,莫认心认佛。设认得是境,被他唤作所知愚。故江西大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后人恁么行履。"(27)  在南泉普愿看来,所谓的"心",实际上是"智人心",是"采集主",是...

    将九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243171.html
  • 环境问题的反思

    的山野流到了”大和民族”和“炎黄子孙”的餐桌上。上百年的紫椴、白桦林也纷纷化成了小木棍而换来可怜的日元!日本人对自己的山林管理得极其严格,不准人们随便进山砍伐和采集,却从中国大量进口山野菜和木材(只要...

    忡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845478.html
  • 五重唯识观简介

    五重唯识观简介  五重唯识观是慈恩宗的观行法门。五重是:一、遣虚存实识,二、舍滥留纯识,三、摄末归本识,四、隐劣显胜识,五、遣相证性识。这五重里面所说的识,是唯识观的简称。这个观法是慈恩宗著名的学者窥基法师,按照《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的纲格(对唯识性次第悟入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采集《解深密》等经,《瑜伽》、《成唯识》等论的义蕴而组成,并为实践的方便区分作五重步骤,详见于他所撰述的《...

    黄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8.html
  • 五重唯识观

    五重唯识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重唯识观是慈恩宗的观行法门。五重是:(1)遣虚存实识,(2)舍滥留纯识,(3)摄末归本识,(4)隐劣显胜识,(5)遣相证性识。这五重里面所说的识,是唯识观的简称。这个观法是慈恩宗著名的学者窥基,按照《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的纲格(对唯识性次第悟入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采集《解深密》等经,《瑜伽》、《成唯识》等论的义蕴而组成,并为实践的方便区分...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1948076.html
  • 弥勒五论的特色

      《瑜伽师地论》云:“一、为如来法教久住世故;二、为平等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又为如来甘露圣教,已隐没者,忆念采集重开显故。未隐没者,问答抉择倍兴盛。”嗣尊弥勒,为佛长子也,秉着如此心怀,又亲承佛嘱,弘护正法,利益有情。由无著菩萨祈请宣讲了在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巨著——《弥勒五论》。五论堪称为开启如来密意门的钥匙,一代时教的纲宗,三乘行人趣向解脱的指南针。由于五论均是从慈尊无碍智海中...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1753885.html
  • 佛塔的历史

    这些宝物,也可以到大海边去拾取清净的砂粒,或者采集一些药草、竹木的根节来制造舍利。只要具有真诚的信佛之心,这些象征物品在信徒们的眼里也就完全具有了如真身佛舍利一般的功能与作用。另外佛教的经典集中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65154074.html
  • 《楞伽经》人间佛教义趣论要

    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   为心,觉想生为智.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得无思想   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解读,就是对禅   宗思想的解读,就是对人间佛教的解读;对《楞伽经》的修持,就是参禅悟道,就是对   人间佛教的实践.   《楞伽经》对于现代人反观人生的意义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采集业为识,不采  ...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855098.html
  • 佛教与中国书法

    “入定”的道理来说明“入定”程度的深浅能对书法产生顿悟的效果大不相同之例。那些浅尝辄止的人是采集不到书法艺术的硕果的。只有“穷微测奥,通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5456137.html
  • 用禅乐改变少林寺的旅游形象

    ,看僧人坐禅、习武,听乐僧演奏,“从音乐的采集、排练一直到表演,都有着非常不同的体验和感觉。”谭盾说,“这次的音乐创作,有一种参与、体味或者朝拜的感觉。”  如何把少林寺的禅宗文化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5256756.html